学校新闻
有效表达的5大原则:多提建议,少做主张和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
作者:新华小编
上一章我讲到有效表达的5大原则,第一是对事不对人,第二是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,那么第三个原则是多提建议,少提主张。
建议指的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和方法,但是行不行,做不做由你去做主,我没有逼迫你,我只是给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,比如以上的方法,你觉得怎么样?这就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和想法,由对方自己去做决定。
但是主张就不一样,他是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想法,我的想法就是过去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,你可以试一试,这就是主张。
那么主张多少有一点强迫对方接受的味道,有一个调查表明,多提建议,少提主张,当你提建议的时候,对方认可的可能性会有42%,当你提一个主张的时候,对方认可的可能性只有25%,不管你的态势有多强,你的压力有多大,人们接受的这种可能性其实是在降低。
当你提一个建议的时候,人们反对的可能性可能占到了18%,但是当你提一个主张的时候,人们反对的可能性则是39%,要比建议大得多。
所以从这个调查的数字当中,也在提醒我们,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,比主张更有效,当你使用主张的时候,是在对方完全是一个新手,不可能有自己的判断和建设性意见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可以提些主张,或者当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候,必须马上要做决断,你可以以自己的经验或权威主张对方这样去做,当然对方提出要求你给他一些建议和主张的时候,你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主张。
这是我们所说的三种提供主张的时期,但是当你在给他提供主张的时候,要解释一些理由和原因给他听,要阐明一下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,让对方去拿主意,在沟通的过程当中,我们还要需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一些魅力。
比如我们要把你和你们变成是我和我们,这样沟通的双方就可以变得更贴近,我们是一个阵营,我们是一个团队,你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。
第二点把应该变成可能,不是说你应该把这个事情完成,而是如果可能的话,你是否可以怎么怎么样,把但是变成是同时和如果,有很多时候,我们在谈论一个话题,突然话锋一转就变成但是怎么样,这其实是加重了对方这种负面的砝码,所以你可以把它变成说,同时你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哪里,这样更容易接收,这个词的柔软性会更强一点。
把试着变成将会,如果你这样去做,将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?试着去做让人家感觉到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因素。把为什么变成是什么,为什么只能说明一个理由,但是什么怎么做对于我们的行动才更有指导作用。
第四个原则,是让对方理解你自己的意思,这里有几种做法。
第一个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说话,很多时候我们谈话的双方可能不是来自于同样的背景,可能知识层次也不一样,经验不同,你不要说一些对方听不懂的语言,可能跨行业的语言,你自己在团队内部说起来很方便,但是面对团队之外的成员,你就一定要把它清楚的解释出来。
第二点就是所说的KISS原则,要想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,要越简短简明越好,kiss的K是keep保持,I是it,S是short,另还有一个S是simple,就是keepitsimpleandshort,就是保持简洁的原则来谈话,什么样的话一大串,谁也听不懂,听到后面忘记前面。
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,还有一个表达技巧叫BRAA表达技巧,第一个B是benefit,也就是利益,当你在说一段或者表达一段文字的时候,你必须要首先告诉对方这么做,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,这就是所谓的B。
R指的是reason,也就是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?你要告诉他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的结果,可能有一条,可能有两条,甚至更多。
第三步就是采取行动,A是action行动的意思,怎么去做你要给对方一些建议。
最后一步你还要征求对方是否同意,这是达成共识的渠道,所以你还需要问一下,A是Ask询问的意思,你是否同意这样的一些做法?或者你觉得这么做如何?
我们用BRAA表达技巧做案例:
第一步好处,好处是定期与员工谈话,它可以提升员工对你的信任度。
第二步就是有什么理由,理由是因为员工非常需要领导的关注,也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领导。
第三步就是怎么做,具体的做法是每月安排一个与员工谈话,总结工作,说明下一步工作的计划。
最后一步就是询问,然后你可以最后问他,你觉得这样做如何怎么样。
以上这个案例就包含BRAA的4个内容,第一部分是利益,第二个是理由,第三个采取什么样的行动,第四个询问对方这样做如何,这就是完整的表达全过程,在实际的沟通过程当中,我们可以不断的练习来强化这个技巧。